清朝是中国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时期,其中尤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为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
【资料图】
清朝以前,青花瓷一直占据着瓷器界霸主的宝座。但是在康熙朝晚期,创烧出了一种新的瓷器品种,一下子打破了青花瓷垄断的局面,这就是粉彩。今天我们就从粉彩瓷和青花瓷中,一窥清代瓷器之美。
1. 粉彩瓷
“粉彩”名称的本意就是加了粉的彩。过去的彩,例如五彩,用手触摸图案,会发现是一个平面,但是粉彩摸上去是凹凸不平的,就是因为加入了粉。
加了粉后,有了过渡色,各色可以从浅色过渡到深色,绘画出来的图案更富有立体感。过去彩瓷是没有过渡色的,红是红,绿是绿。自珐琅彩引进中国以后,才开始有了这个过渡。
咸丰 | 粉彩花卉喜字碗
上面这件器物通体施粉彩,绘缠枝花卉纹。粉彩发色淡雅柔丽,碗外壁有三个「喜」字,绘画工细,线条流畅。胎体较薄,胎质相对细致,底款为花押款。
纹饰寓意吉祥,为典型咸丰时期粉彩瓷器。虽器形较小,但时代特征明显,实为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光绪 | 粉彩人物故事双耳盖罐
上面这只双耳盖罐,胎体厚重,造型端庄,用色丰富。盖高耸,顶部是一枚葫芦钮。颈部饰以婴戏图,腹部主纹样却陡然一变,显然是一场紧张的战争剧情。
2. 青花瓷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雍正、康熙时期发展到了顶峰,瓷器就象晶莹剔透的水晶一般,在清一朝无人媲美。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雍正 | 青花人物故事纹盘
上面这件器物通体施青花,绘以人物故事图,包括骑马、挑行李、推车,均为日常生活图案,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之意。
青花发色纯正,做工精细。人物动作表情传神,线条流畅。远山近水,画面布局严谨,形制规整,包浆古朴,为典型雍正青花瓷,实为雍正青花的精品之作。
雍正 | 青花虫鸟纹小杯一对
上面此种小杯,最早见于明成化朝。清逸典雅,隽永俊秀,与雍正皇帝的艺术追求颇为相符,故而雍正朝也制作了这类青花小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