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倩 实习生 李可欣
(相关资料图)
29 日,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组成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亮相后,作为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桂海潮备受关注。许多网友好奇:航天员何以能戴眼镜上太空?近视的桂海潮是如何通过极为严苛的航天员选拔?在太空上戴眼镜会不会有安全隐患?
2018 年,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特级航天员杨利伟曾在接受羊城晚报的独家专访中透露,未来将会放宽对航天员视力的要求。时隔五年,戴眼镜上太空已然实现。实际上,适当放宽身体素质标准、为中国航天员队伍补充优秀的专业领域人才是中国航天发展的趋势。
载荷专家视力标准相对放宽五年前接受羊城晚报独家专访时,杨利伟就谈到了关于航天员的视力要求。
" 除了职业航天员也就是驾驶员,未来从社会其他领域选拔的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将不必非得是‘宇宙最好身体’,甚至,以目前的航天器设备标准,对视力的标准都有所放宽。比如载荷专家的矫正视力达到一定程度也是可以的,但深度近视肯定不行,因为会承受不了过载,导致视网膜脱落。"
杨利伟指出," 航天员的身体要求都是最严格的,但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选拔标准会有一些下调,根据需要会有适当调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我们平时坐民航客机,虽然都在天上飞,但对乘客和驾驶员的身体要求完全不同。"
戴眼镜航天员的首次 " 出征 " 也反映了航天员选拔标准的时代变化。杨利伟曾提到,中国第一、二批航天员都在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而 2018 年开始的第三批选拔则同时面向社会相关领域,比如相关的工业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大学。而本次飞行任务,就是第三批航天员的 " 首秀 ",也印证了杨利伟此前所说的 " 随着真正的科学家的加入,中国载人航天向着科研应用的阶段又迈进了一大步 "。首位载荷专家肩负重要使命
航天员桂海潮有一个独特的身份——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他担负着在空间站开展大量科学实验的重要使命。
何谓载荷专家?航天器上装载的、直接实现航天器在轨运行任务的仪器、设备、人员、试验生物及试件等,被称为有效载荷。载荷专家从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领域的科研人员中选拔,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
我国从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起,为满足空间站工程任务需要,在航天驾驶员基础上,增加了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类别。
今年 36 岁的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经过层层选拔,桂海潮从约 2500 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中四名载荷专家之一。
据了解,载荷专家与以往从飞行员中选拔的航天员不同,拥有更加专精的技术方向,但是作为航天员,他们从选拔到训练,也经受了严苛的体能考验。按照航天员训练大纲,载荷专家需要开展八大类、百余项训练。入选神十六乘组,桂海潮表示,自己从身体上、心理上、思想上都已经准备好了。航天员在太空都需 " 戴眼镜 "
还有一个冷知识是,其实航天员在太空工作都需要 " 戴眼镜 "。
从理论上讲,人的眼睛甚至整个人的身体,无论好到什么程度,都是无法直接面对真空、低温、微重力、强辐射环境的。因此,我们需要载人飞船来运载人体,一旦进入太空,航天员还需要进入一个小型的载人航天器——舱外服,它们是人脆弱身体的功能延伸。
相信大家都见过舱外服,它最亮眼的地方就是黑黑大大的头盔,主要服务于航天员的眼睛。即便是在模拟地球大气环境的舱内,进行一些太空科学实验时,航天员也需要佩戴一些特制的眼镜。
技术发展或降低航天员 " 门槛 "
今年 3 月 15 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网站也曾发表文章《近视了,还有机会成为航天员吗?》解释过相关问题。文章介绍,航天员选拔之所以对视力要求极高,一方面是因为太空不同于日常生活环境,有微重力、真空、强辐射等现象。飞船的设计也完全不同于普通载具,甚至有很多极其 " 反常 " 的操作。航天员的身体素质必须过硬,眼睛也要能够驾驭住运行速度 7800 米 / 秒的飞船,这不是简单的事情。尽管航天任务对视力的要求很高,但航天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航天员的身体要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高级工程师王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谈到,选拔航天员时,对载荷专家的医学要求和其他航天员是不一样的,对视力的要求会相对低一点,所以说戴眼镜是没问题的。
不过,王震指出,航天员在火箭发射上升段一般是不会佩戴框架眼镜的。" 航天员坐在飞船里,有火箭的振动,还有很大的过载,如果戴着眼镜,可能会与舱内压力服的面窗产生干涉,也可能会发生碰撞。" 据介绍,在这个阶段,航天员可以选择佩戴隐形眼镜。
此外,除了近视,人类自然衰老的过程中,眼睛也难免逐渐老花,或出现散光等眼疾。如果简单因为眼睛问题就让一个航天员停止宝贵的 " 飞天 " 生涯,未免是国家资源和个人情怀的巨大浪费。因此,时常能看到年纪偏大的老航天员戴着眼镜工作。此前,航天员翟志刚也曾说过,自己戴着老花镜上太空。" 这些专家往往经过了深厚积累,他们的脑袋才是最重要的所在。相应地,对于他们眼睛的需求,会越来越弱。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矫正视力达标,就是一个新的航天员门槛。" 文章《近视了,还有机会成为航天员吗?》中这样写道。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责编 | 李各力